1.為化解行政爭議,發揮復議效能,采取了哪些舉措?
劉曄(盟司法局行政復議與應訴科科長):2019年是行政復議法實施20周年,也是錫林郭勒盟司法局重組后的第一年。重組后的錫盟司法局,在自治區司法廳和盟委、行署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踐行“復議為民”宗旨,不斷提升行政復議公信力,努力實現行政復議新跨躍。
一、行政復議公信力日益增強,群眾認可度不斷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盟各級復議機關不斷創新審理方式、加大調解力度、秉承程序公開透明、堅持有錯必究的原則,行政復議公信力逐步提高,群眾通過行政復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訴求不斷增加。2017年至2019年,全盟各級復議機關共辦理復議案件368件,案件維持率55%,撤銷、變更、確認違法、責令履行等直接糾錯率31%,調解、和解率12%,行政復議在化解行政爭議、監督行政機關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
二、行政復議審理機制不斷完善,辦案質量穩步提高
針對行政確權、政府信息公開、行政不作為、土地征收等類型案件數量增多、處理難度大的特點,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的行政復議案件審查要點,我們進一步加強了案件分析研判、集體研究討論等方式,采取點對點、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方式,直接向行政機關及其主要負責人制發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監督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同時,各級行政復議機關將調解貫穿于復議案件審理全過程,真正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吸附在當地,2019年盟本級行政復議調解率達到了15.8%。提倡和引導復議機關在作出行政復議決定書時,注重明理釋法,闡述理由、增強說理性并附相關法律條文,向當事人指明法律救濟的正確途徑,通過辦理一案、達到規范一片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三、行政復議制度建設、指導力度不斷健全和加強
進一步規范行政復議案件辦理,強化行政復議程序,加強行政復議層級監督,認真研究落實《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復議案件辦理程序規定》、《內蒙古自治區行政應訴規定》、《關于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指導意見(試行)》和《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復議法律文書示范文本》等規章規范性文件,全盟復議工作整體水平持續向好。通過組織案卷自查、評查,下發行政復議意見書、建議書以及考核評價等手段加強全方位指導監督。
四、行政復議舉措更加務實,能力建設不斷提高
(一)聚焦行政復議公信力,成立行政公署法律顧問團。按照專業特長、服務領域采取定向邀請、個人自薦等方式,既考慮了政治素質、執業經歷、履職敬業、資深影響等因素,又兼顧了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專業知識儲備和蒙漢雙語等因素,集中社會優勢資源,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成立了由法律實務工作者組成的錫盟行政公署法律顧問團,引入社會力量加大對行政復議的宣傳、支持和監督,共同營造公平正義的良好法治環境。
(二)聚焦行政復議信息化,建設行政復議工作平臺。為破解行政復議服務群眾能力不強的問題,錫盟司法局以信息化建設為引擎,按照“數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體系建設總體部署,建立健全行政復議信息化建設相關制度,依托互聯網努力實現行政復議網上辦案,打破空間距離,拓展行政復議功能,充分發揮行政復議高效便捷、公正惠民作用,為老百姓提供“零距離”解決行政爭議服務。同時,“12348”法律服務熱線中設置行政復議專線,聘請行政法專家坐席解答群眾咨詢。
(三)聚焦行政復議便民化,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1.行政復議進駐4K電視智能終端全覆蓋。全盟兩級政府行政復議機關的辦公地址和咨詢電話、行政復議知識問答、流程等信息全部錄入4K終端,尤其在邊遠農村、牧區,群眾可以足不出戶通過4K終端免費獲得行政復議知識問答,第一時間了解如何申請、向誰申請行政復議等,使廣大農牧民獲得優質、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
2.拓展行政復議服務群眾渠道。在實體平臺,13個旗縣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實現了行政復議窗口全覆蓋,專人坐班輪值,現場為群眾免費提供咨詢解答,代收、轉送行政復議文書等。延伸服務群眾觸角,建立健全基層司法所在行政復議涉法事務方面的解答咨詢和協調調解機制,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2.2020年是“七五”普法的收官之年,我盟是如何推進“七五”普法規劃的貫徹落實的?
陶力圖(盟司法局普法與依法治理科副科長):2016年,盟委辦印發《中共錫盟委 行署轉發<盟委宣傳部、盟司法局關于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正式啟動了我盟“七五”普法規劃。五年來,全盟各地各部門扎實推進“七五”普法,全民守法邁出新步伐,全社會法治意識進一步增強。我盟“七五”普法主要是圍繞以下幾點進行的。
一、深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推動構建“大普法”格局
五年來,全盟各地各部門主動服務盟委行署中心工作,深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三大攻堅戰”、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服務民營企業、疫情防控等開展專項法治宣傳教育,不斷強化針對執法對象和服務對象的普法宣傳活動,著力提高了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專業性。2018年盟委行署印發《全盟國家機關實行“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單位履職的相關法律法規、普法對象、普法載體等,更加落實了成員單位主體普法責任。全盟13個旗縣市(區)和30家盟直單位建立普法責任清單330余份。
二、突出重點對象學法用法,扎實推進普法宣傳工作
一是強化公職人員學法用法,牢牢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把增強領導干部法治意識和能力作為普法工作重點,強化針對領導干部的法治學習和法治培訓,深化提升領導干部依法行政意識,通過無紙化網絡在線學法和普法考試,抓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和普法考試工作。二是強化青少年普法教育,基本實現中小學法治宣傳教育教學計劃、法律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發揮法制副校長作用,經常性開展法治主題教育。通過開展全盟中小學“法治一課時”優質課評選、說法班會等活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三是深入開展農村牧區普法工作。結合各類送法下鄉活動,圍繞與農牧民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專題普法,通過志愿服務、法律咨詢、法治烏蘭牧騎演出以及利用互聯網新媒體等形式,加強了針對基層的法治宣傳教育。
三、持續推進基層依法治理,廣泛開展法治創建
五年來,全盟各地不斷做大做強基層司法所、充分發揮司法所在化解矛盾糾紛中的特殊作用,以基層司法所為基礎,整合各類基層執法機構,建立了多元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與此同時,全盟各地繼續深化基層法治示范創建“以點帶面”,發掘、培育、樹立了一批基層依法治理先進典型。截至目前,全盟國家級民主示范村(嘎查)共有6家,自治區級民主示范村(嘎查)共有12家。此外錫盟推薦報送的盟邊境管理支隊政委趙永前和農村牧區“不忘初心、凝魂聚氣、固本強基”工程分別入選了自治區2019年度“十佳法治人物”和“普法依法治理創新案例”。
2018年10月,自治區檢查組對我盟“七五”普法規劃中期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驗收。在“七五”中期驗收中錫林浩特市榮獲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旗縣(市、區)稱號,錫林郭勒盟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榮獲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稱號,另有兩人榮獲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個人稱號。下一步,我們將在全盟范圍內組織開展“七五”普法規劃實施情況督導自查,做好我盟“七五”普法經驗總結工作,推進我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走向更高臺階。